想到选秀,太后心情这才有所好转,她伸手将耳边的碎发撩到耳后,笑着说道:“是了,皇帝还年轻,都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咱们现在这才几个?是该充盈后宫了。”
老嬷嬷接口道:“太后不如也替三皇子四皇子相看相看?”
太后点点头,说道:“老四我就不管了,有他那上蹦下窜的母妃在,哪里轮得到我说话?不过钧儿嘛,他母后死得早,姜家又没几个女眷,免不了我这个老婆子替他多操这份心了。”
老嬷嬷奉承道:“若是三皇子知道太后亲自为他相看皇子妃,一定高兴得不得了,指不定后年太后就能抱上曾孙子了呢!”
听了这话,太后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她虽然也是大家出身,但娘家早就落魄了,直到她入宫受宠产子后才有所起色,但家底到底不比姜家那样的百年世家。
现在皇宫中年纪大的皇子里面,只有李绍钧生母早逝,外家被打压,孤立无援。
只有她帮助李绍钧夺得太子之位,她的娘家才能更上一层楼。
而要是未来的皇后是她娘家的人,那就更好了。
说到底,皇家哪有那么多亲情在,不过是各种利益算计罢了。
太后这边算计得再好,也比不上李崇浩心中对于李绍钧的厌恶与警惕。
今天太后的一席话,非但没有帮李绍钧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让李崇浩坚定了不能派李绍钧去西北主持通商的决心。
所以,当李崇浩到书房,听到岳安提出由四皇子李绍锦为特使前往西北全权处理与塔鞑通商的提议后,他在心里产生了动摇。
“锦儿贪墨军饷养私兵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岳安回答道:“四皇子年轻气盛,被他人蛊惑,这才误入歧途。
一味让他闭门思过,眼看着自己哥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只怕会适得其反。
这次正好可以给四皇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他真的悔改了,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这一番话无异于给了李崇浩一个台阶下,一想到自己不喜欢的嫡子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益升高,他就寝食难安。
虽然李绍锦做的事情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但好在还没有成气候就被打散了,自己这一番小惩大诫,也够李绍锦安分几年了。
想到自己四儿子做事那手段,李崇浩不由心安——就那点心思,如果没有柳元亨在后头掌控,自己压根就不用担心什么。
正因为这一点,就算李绍锦做的事情是杀头的大罪,为了打压李绍钧,李崇浩也只能重新重用李绍锦,好让李绍钧的注意力从自己那张龙椅上移开。
岳安的提议,让李崇浩对他愈发信任,看向岳安的眼神里也多了些许的欣喜:“岳卿言之有理,锦儿虽然头脑犯浑做了错事,但好在没有铸成大错。
陛下,年轻人哪有不犯浑的时候?及时纠正就好了。
塔鞑侵扰我朝西北多年,是该派一个身份高贵的过去主持,好好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免得塔鞑以为我们好欺负,趁机干些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的事情。”
不过,李崇浩欣喜过后又很快冷静下来:“西北那边局势紧张,光派锦儿一个人去我不放心,还要多派些人保护他,我才能安心。”
岳安会意,说道:“皇子尊贵,还是要多派些信得过的人去保护四皇子。”
“是啊,这人选的确是要好好斟酌。”
两天后,李崇浩下旨,命四皇子李绍锦为特使,前往西北,与塔鞑商讨西北边境通商一事。
和李绍锦同行的,还有李崇浩专属的羽林军副使和他率领的一支精锐小队。
稍微知道点李绍锦做了什么事的,无不感叹李绍锦果然是李崇浩最宠爱的儿子,哪怕犯下这杀头的大罪,也只是在家闭门思过了十几天就没了下文。
如今更是在羽林军的保护下,前往西北,与塔鞑商谈要事。
这么一来,这些人看向李绍钧的目光里,不免就多带了点同情。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在之后的短短三个月内,会有如此多的风云变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