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倒是有点不高兴,他觉得自己去三羊坝以后,肯定不能经常见到周小米了,要是见不到她人,谁来给他做点心?
周家小哥俩如果有学问方面的事情想要请教楚章,都会写信回家里,由妥帖的人送到了,再将信送去三羊坝!
虽然这样做麻烦了一点,但胜在稳妥,好在现在家里人手多,也忙的过来。
林氏就把送节礼这个任务交给了周小米,让她把要送的东西罗列出来,再派人去采买。
这事儿也不是难事,头两年也是周小米做的。
只是随着家里生意越来越多,后头这几年周小米就不怎么插手了,都是林氏照猫画虎的安排,然后再给周小米看一眼,没有什么遗漏就行了。
周小米忙了几天,总算把所有的节礼都备齐了,然后打发人一份份的送过去。
年味儿越来越足,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
周家的传统,是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对总账。
所有铺子的掌柜,都要在这一天来周家对账,然后开一个小会,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成功之处,吸取一下失败的教训,再制定一个来年的计划和目标,最后分食周家的腊八粥,掌柜的们会收到周小米派发的红包,回去后给伙计们放假,也就各自回家过年了。
过了正月初八,铺子才会相继开张,陆续走上正轨。
腊月二十八这天一大早,周家的腊八粥已经下锅了。
周家门前的马车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的景象倒是让人有些见怪不怪。
周家的总管周安带着几名门客站在周家大门前,负责接待前来开年会的各大商铺掌柜,大家都是熟人,见了面难免要寒暄几句。
客套完以后,周安便会做出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让小厮把掌柜们带到议事厅中。
有的店铺离林家集镇比较远,掌柜们打好提前量,交待好铺子里的大小事务,提前坐马车往镇上赶,甚至还要先在镇上住一晚,第二天再来周家。
而且,掌柜们来对帐,也要分个先后。
第一波对账的,就是暖锅店的众位掌柜们。
周家的暖锅店一共有三十四家,几乎遍布整个辽东府。
济宁府那边,也有几家暖锅店,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他们的“年会”
在六月底进行的,免得大过年的,掌柜们来不及回去过年。
毕竟路途遥远,就算是船,也得八,九天的时间,更何况大多数人还是要坐马车的,速度就更慢一些。
所在实际上这里总共也就来了二十六位掌柜。
其他店的掌柜的要在偏房稍坐,轮到他们的时候,再带着伙计抬着帐本过去。
等掌柜们都到齐了,周小米才带着人从后院往前边来。
周家招待掌柜们的议事厅,设在了后罩房,平时周小米很少过来,年底这一次的年会,却是必须要来的。
小丫头为周小米打起了帘子,她目不斜视的走进屋,众掌柜连忙起身,朝她拱手行礼。
“坐。”
周小米除去披风,坐到了正位上,示意众掌柜坐。
众人这才落座。
厅内温暖如春,青铜三足香炉里,燃着味道宜人的熏香,厅里茶香四溢,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或沉稳、或思量,各有不同。
周小米接过茶来喝了一口,目光微微在众人脸上打量一遍,才放下手中的茶杯,冲着坐在左手边第三位的青袍男子道:“孙掌柜满面红光,可是有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