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的朝代最多:前后汉(或称西东汉)玄汉、蜀汉、汉赵、后汉、北汉、南汉、陈汉,几乎贯穿了整部中华帝国史,而这一切,都从刘邦这个“汉王”
的封号开始!
张良这招用意很深。
一是为刘邦争取到了日后出关的前沿阵地;二则是通过争取一个郡来向项羽表示:我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我只要三个郡就心满意足了…
4月,各诸侯们纷纷撤出关中,回到关东各自的封国。
这其中只有韩王成一人,项羽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
索性你不要做什么韩王了,也不要在颍川郡呆了,跟我回彭城去!
刘邦则带着项羽派给他的3万监视大军和数万愿随他入汉中的军队,从杜县之南出发,走上蚀中子午道,一路往南郑而去。
张良送刘邦至褒中,两人依依分别。
张良给刘邦最后支了一招“您一路走,就一路把所过栈道全烧掉”
刘邦明白:退却是为了进攻!
为了那一天,刘邦选择了隐忍:烧!
全烧光!
这样一来可防止项羽或那三个秦将哪天不爽了来打我;二来麻痹项羽“霸王您就放心吧!
这辈子我就扎根在汉中,不准备再挪窝了”
在刘邦入汉中的这支部队中,有一个人必须重点介绍:韩信!
东海郡淮阴县人。
此人家贫无行,却才高志大。
因没有人愿意举荐,所以他的第一个志愿——想当大秦帝国的吏,无法达成(这也可见刘邦当年之所以能做泗水亭长,应该有像张耳这样的‘贤人’举荐之功)于是也催发了他‘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大志!
见过落魄的,但没见过像韩信这般落魄、却还要装出一副贵族模样的人。
只要是淮阴人都知道:韩信出门,其腰间总少不了挂一柄长剑。
千万别小瞧了这把剑。
古人对什么人佩戴什么样的刀剑,那是极其讲究的。
贵族佩剑、草民带刀。
在中国古代,如果你祖宗八代都是贫民,到你这代突然暴富,于是你佩了一把剑出门,可大家非但不会恭维你,还会嘲讽你无知和显摆。
更何况韩信既不是贵族,也不是暴发户,唯一的优点就是脸皮够厚,四处蹭饭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男人,母亲死了没钱下葬,却异想天开的给母亲找了一又高又宽、四周能容得下上万户人家的坟地。
所有人都看得出:韩信这是想借母亲的葬身之地求封万户侯!
饭都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想封万户侯?真他妈穷疯了!
在韩信的蹭饭生涯中,第一个被蹭的人是淮阴县的南昌亭长。
和刘邦一样,该亭长虽然可以自己吃饱,但招待韩信就有点为难了吧?更何况韩信是把他家当成了公家饭馆,一蹭就是几个月!
亭长老婆见过蹭饭的,但没见过像韩信这样长期蹭饭不挪窝的。
俺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你韩信更不是俺家亲戚,凭什么在我家白吃白喝那么久?结果她很有创意的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天,她早早的将饭做好了,然后关起门,夫妻俩躲到被窝里,偷偷把饭给吃了——看韩信把他们给逼成什么样了!
过了一会,韩信准时的按照饭点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