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上奏“孙权流放良臣,嫡庶分争,可乘衅击吴”

12月18日,曹芳下诏兵分三路攻打吴国:新城太守州泰攻打建平郡的巫、秭归2县;荆州刺史王基攻打夷都郡;王昶攻打荆州州治、南郡郡治江陵县。

王昶以诱兵之计大败东吴大将朱绩,斩杀吴将钟离茂、许旻。

27日,曹丕之子、东海王曹霖去世(《纪》曹霖死于本年。

《传》曹霖死于上一年249年)

本年,姜维又一次出兵攻打曹魏西平郡,不克而还。

251年1月,王基、州泰各自击破吴兵。

降者数千人。

2月,曹芳下令设置南郡夷陵县,以安置降人。

3月,尚书令司马孚升任司空。

4月,王凌以吴人去年塞涂水为名,上奏请求发兵伐吴,但曹芳下诏不许。

王凌便派部将杨弘去见继令狐愚之后担任兗州刺史的黄华,想要让他与自己一同起兵,拥立曹彪,讨伐司马懿。

可谁知黄华、杨弘二人竟联名写信,将此事告知司马懿。

于是,王凌只得仓促在淮南起兵。

这便是司马氏父子在夺权路上遭遇的淮南三叛之第一叛。

司马懿不顾73岁高龄,亲征王凌。

先下赦书及写亲笔信稳住王凌,然后大军火速行进。

只用了9天就到了汝南郡项县的百尺堰。

王凌的计划已被全部打乱,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的叛乱时无法成功的。

王凌只得派掾属王彧去向司马懿谢罪乞降,送上自己的印绶、节钺。

司马懿率军继续推进至武丘,王凌面缚水次出降,司马懿命主簿解开王凌的捆缚。

王凌见司马懿好像没有要杀自己之心,便想做最后一搏。

他径乘小船,冲向司马懿的坐舰。

却被司马懿命人在十余丈外喝止住。

王凌最后一搏失败,高声叫道“太傅若想见我,以折简召我就是,我又岂敢不至?何必率大军前来”

司马懿答道“因卿并非折简之客”

王凌又大叫“你负我”

司马懿道“我宁负卿,不负国家”

最后,司马懿派600步骑押送王凌返回京师洛阳。

5月10日,王凌被押到项县,见到河边有一座祭祀贾逵的祠庙,王凌大叫道“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乃是大魏忠臣。

你在天有灵,应当知之”

饮鸩而死。

司马懿继续进兵淮南郡寿春县,张式等人尽皆自首。

但司马懿一个也不放过,下令穷治其事,凡与此案有关联者全部被夷三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