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敕嘴角抽搐着,将布帛递给了老圣人。

徒谋一眼先看到了“轮胎”

,不由得便先叹了一句:“这轮胎是什么东西?莫不是同那左轮手枪一样,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而后再看下面小字……

徒谋瞬间就明白了徒敕方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果然……非吾等凡人可比……”

先有橡胶,再做轮胎。

不颠不簸,赶路轻松。

今作马车,他日上天。

谨以此物,送给当了哥哥的爱在马车上打盹的嫌马车太颠的贾琡。

贾琡看到这行字……

哦,他还没能全部看懂。

贾琡连蒙带猜看完这行字,又听夏守忠念了一遍后,当真不知道该不该高兴了。

橡胶好啊!

轮胎好啊!

马车不颠非常好啊!

但有必要把自己“爱在马车上打盹”

和“嫌马车太颠”

直接写出来吗?

有必要写在天书上供人瞻仰那么严肃吗?

有必要用大家都看得到的文字写吗?

天书啊!

用完了继续供回佛堂的天书啊!

又不是会回炉重造的……这可是搞不好要流转千百年的天书啊!

想想千百年后,一群考古学家挥舞着这么一块小布片儿,慷慨激昂的说:“有证据表明,轮胎最初是因为大周御弟贾琡,爱在马车上打盹却又嫌马车太颠而发明的。”

搞不好还有什么《浅谈懒人对促进科技发展的贡献》之类的学术论文呢……

想想也是蛮绝望的……

贾琡甚至都没什么扫描二维码的兴致了。

这天书不都写出来了嘛,“先有橡胶,再做轮胎”

如果他没记错,橡胶树这货不是国产的啊!

再说了,他现在还没信心能画出一棵橡胶树,让各地官员们“按图索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