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耶律乙辛一个弱智的阴谋,耶律洪基就弄死皇后萧观音,使得耶律浚失去了后族的支持。
没有想到耶律乙辛,乘机把耶律浚也弄死了,耶律洪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耶律洪基死后,他的孙子耶律延禧,比起他来说,就要差多了。
不懂得平衡朝局,完全信任和依赖后族,先后信用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人。
最后,皇族与后族之间,宗室与贵族之间矛盾不断,他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代表着各部族利益的中下层官员成了他们斗争的牺牲品。
各部族,下层民众所信任的代言人无法在朝堂立足,他们在辽朝朝堂上没有申述的机会。
最后,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
女真人在大动荡中崛起,灭亡了北辽,建立金国。
相比历史上的宋神宗哲宗徽宗,一直在死磕西夏,耶律洪基却是在一直玩平衡朝局的把戏。
宋朝无法灭亡西夏吗?不是。
辽国不会允许宋朝打破宋夏辽三国对峙的局面,所以宋朝要灭西夏,不得不面对来自辽国的压力。
同样,宋朝一直以来在边境上咄咄逼人的态势,也让辽国面临着压力。
辽国要防备大宋,也就无法腾出手来,解决内部的问题,彻底解决部族叛乱和后族专权的问题。
这和宋朝要防备辽国,也就腾不出手来,彻底解决三冗问题一样。
赵顼虽然大规模裁军,重新编制各军,但是军费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不少,这也是为了防备北辽。
现在的会盟,还是华夏诸国联盟,等于是宋朝在各国之前,承认了其它各国同样有唐朝的遗产继承权。
他们占领的土地,也就不仅仅是宋朝的汉唐故土了。
汉唐故土没有错,也是他们的汉唐故土。
宋朝这是放弃了唐朝以来,中原王朝所拥有的宗主权。
赵顼认为,所谓名义上的宗主权,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还不如承认各国平等,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这样反而能够消除政权之间的对立,有利两国之间的交流,促进经济繁荣,为将来的大一统奠定人文基础。
放弃宗主权,承认现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极为有利对峙局面的缓解。
至少不用再进行养兵比赛。
大宋要对抗西夏、北辽,养兵百万,而人口不足一千万的北辽在兵力上却超过了大宋。
连西夏,一旦战争时,都能集结四十万以上的大军,而西夏的人口总和不过四百万。
这样的军事对抗,严重阻碍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华夏文明的进步。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承认各国对唐朝国土的继承权,符合华夏文明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
如果历史上的宋朝也是这般做,或许王安石变法能够像商鞅变法一样取得成功也未可知。
正如王安石最初说的:皇帝稚气未消,治道未专,既无秦孝公之伟器豁达,深谋远虑,也无唐太宗的高瞻远瞩,决断果敢。
其求治心切可嘉,其急功近利可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