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近期市面上流传较广的书籍。
这些是朝廷最近发行的邸报。
这些是商盟柜枋、国本柜枋发行的商报、国报。
这些都是刊载了最近民间发生的一些大事情的坊报。”
李向安介绍道。
“不会都要让朕看一遍吧?”
赵顼傻眼了。
奏疏至少有上千本,大块头的书上百本,报纸十几捆。
这要什么时候能看得完呀?赵顼有种很命苦的感觉。
原来还有大学士,馆阁什么的给皇帝帮忙,现在那些大学士和馆阁都打发到四大学府去了,赵顼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这也是自作自受,皇帝不好当,勤政的皇帝更不好当!
“圣上放心,政事堂认为比较重要的,已经帮圣上挑了出来。
其它的圣上看也可以,不看打还给政事堂即可。”
李向安连忙说道。
“朕知道了。”
赵顼挥了挥手让李向安去忙他的,便开始工作了。
赵顼拿起的第一份奏疏是司马光的,上面是参与政事堂大选的,得到提名的人员名单和介绍,一共有两百多人。
奏疏上长长的一串串的名字,籍贯,家世,履历,政绩,都写得很清楚,赵顼却看得两眼冒金星。
好在穿越后的赵顼有两个人的潜力,不然要看得吐血。
现在,终于知道了古代的皇帝到底有多累了。
参与大选的有:王安石、司马光、韩绛、韩维、吕公著、吕惠卿、章惇、蔡京、苏轼、沈括、苏颂等等,让赵顼意外的是,看了好久没有看到王韶和熊本的名字。
这让原本要昏昏欲睡的赵顼打了一个激灵,待看完了那一串名字,发现司马光一系的人占了三分之二。
而赵顼的帝党一系,赵顼只看到了三四个,而且名望很低,能不能竞选上,都是一个难题。
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为蔡京拉票了,或许应该去四大学府走一趟,或是在君实书城的学报上夸一夸蔡京。
思索了一会儿,赵顼也没有头绪,只能加盖了玉玺。
第二份奏疏李常的,印度远征军要和朱罗国开打了。
三佛齐被爪哇人偷袭了,还被攻破了都城,三佛齐实力大衰。
短期内,恐怕要远征军独自面对朱罗国的十万大军。
要扩大凌牙州,李常希望能多提供兵器粮草的补给。
政事堂只是答应了提供兵器补给,粮草方面,让远征军就地军屯,以耕养战。
同时,还提供了三条战略方针:一是,同意将所得土地均分给所有保甲军,海卫军可以得到交子方面的钱财补偿,许给凌牙州战时自决的特权。
二是,给三佛齐供应兵器,战船,帮助三佛齐训练军队水师,以换取粮草补给远征军。
三是,派出一支分军,与三佛齐合兵,先破爪哇。
赵顼知道等三佛齐缓过气来,朱罗国必败无疑,不过要等几十年。
这个日子,赵顼等不起。
赵顼在考虑,是不是要乘三佛齐元气大伤,要了他的命,与朱罗国、渤泥、爪哇人一起瓜分了三佛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