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信赖宋钱,各国贸易多用宋钱结算,大宋为此从中得利丰厚,便大量铸钱,但是铸钱越多,越是钱荒厉害。
圣上所知,朝廷市舶司一直在严禁商人自行交易,采用官买官卖的形式从中转卖,这不只是为了为了从中取利而已,重要的是防止铜钱在商人直接的交易中外流。”
王安石徐徐解释道,不忘喝茶润润嗓子。
赵顼听完王安石的讲解后思绪万千,开始回忆起后世大学里学到的东西。
到了明朝,因为铸银锭的技术进步,白银代替了铜钱,铜本位转变为银本位,钱荒似乎也就得到了解决,继而在明朝又出现了一股资本主义萌芽东西。
不过即使是明朝,纸钞还是主要的货币。
元朝,和现在赵顼规定的一样,禁用金属货币,完全用纸钞。
只是元朝只知道用纸钞敛财,不知道为纸钞的价值担保,导致纸钞贬值,货币体系崩溃,最后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似乎南宋也是因为滥发纸钞,导致纸钞贬值,最后亡了国的。
“原来如此,先生继续。”
赵顼恍然大悟,又给王安石的杯子里斟满了茶。
王安石微微一笑,这些话他并不是没有对其它人讲过,但是听明白的人几乎没有,发表见解的更是没有。
现在官家求知若渴,让王安石越说越兴奋。
“这钱荒的第二个原因,还在于朝廷长期把持铜铁的生产,甚至在民间禁用铜器。
禁止是无法解决百姓,特别是有钱的兼并之家、富商大贾对铜器必然的需要。
物以稀为贵,越是禁止用铜器,铜器的价格越是高昂。
民间多销铜钱为铜,制造铜器,其中所得竟然是铜钱的十倍。
铜器比铜钱更为值钱,又使得百姓地主商人官员大量地储藏铜器,以备将来惠及子孙。
销钱为铜,私造铜器之风比田产兼并更为恶劣。
大宋之困,大宋之贫,大宋国库之空虚,皆是钱荒导致的。
而今时今日,商贸繁荣胜前朝百倍不止,商税收入已经不低于农税了,但没有铜钱,就得以物易物。
导致货物售卖不畅,百姓买不到货物,商人的货物又卖不出去。
货物挤压,百姓困顿,大量的财富大量的税收就这样流失了。
圣上,不解决钱荒,不为百姓理财,大宋便无法变法图强。”
王安石似乎是在坚定赵顼推行交子策的信念。
听到这里,赵顼总算是明白钱荒是怎么回事了。
赵顼后世为了写王安石的论文,读了很多有关王安石的书。
这个钱荒的问题,在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期间,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原因就在于,王安石规定,在缴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后,允许携带铜钱出境,在国家垄断了原铜生产的基础上,也放松了对铜器铸造和贸易的限制。
最后,铜器价格下跌,百姓不得不把储藏的铜器拿出来流通,这进一步促使铜器价格下跌。
铜器价格下跌,百姓商人也就不会再销钱为铜了,钱荒问题得到了缓解。
可惜王安石变法昙花一现,宋朝又走回了原来的老路,钱荒问题继续蔓延而且变本加厉。
最后,终宋一世都没有摆脱钱荒的阴影。
没有王安石这样的理财高手,宋朝后来滥发纸钞,劣币横行,货币体系混乱,为了应付辽金蒙古带来的战争,交子会子关子等纸钞一再贬值,那真是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下,宋朝不灭才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